9月11日讯 今日,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发文,谈到了一位CBA俱乐部老总从CBA从业者的视角系统分享了自己关于CBA如何服务国家队建设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其中的一条观点为,当前CBA球员缺乏竞争压力的原因在于CBA三级梯队建设选材面太窄,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来推动CBA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而CBA选材面太窄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篮协盲目迷信体教融合,造成自身职能的缺位。

该老总认为,近年来体教融合政策获得大力倡导,描绘的蓝图令人心动,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却不达预期。越来越多的好苗子选择读名校,但问题是大学普遍缺乏优秀的教练和训练资源,以致于大批好苗子们在涨球阶段被耽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CBA青年梯队在选材时的选材面却越来越窄,很难像以前一样招募到好苗子,青年梯队选材的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正是因为CBA青年梯队可供选择的好苗子越来越少,所以导致大家都得哄着个别的好苗子,从一开始就承诺不菲的待遇,日常训练也不敢从严要求,球员从青年队时代就练得不够。长此以往,CBA人才质量逐渐下滑难以逆转。

显然,目前中国篮球正处于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瓦解、体教融合新模式尚未成型的转轨阵痛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篮协应主动作为,而不能等靠要。体教融合目前主要是人家教育部门在主导,中国篮协应该想办法帮助CBA俱乐部主动融入体教融合模式,在转型期继续做好CBA青年梯队的建设,帮助CBA青年梯队扩大选材面。体教融合未必要让所有篮球好苗子一股脑都去读清华、北大这类名校,目前CBA青年梯队球员也不是整日只一味练球,这些梯队球员不少都在北体大、上体这些体育院校读书,体育大学同样也是体教融合的一部分,而且在体育学院读书能够让这些篮球好苗子享受到更好的训练资源,提升成材率。

体育好苗子未必一定都要削尖脑袋往清北名校挤,清北名校也没有足够多的体育训练资源来培养顶级体育明星,即便是美国NCAA的那些篮球豪门往往也并非是学术名校,哈佛自1953年以来也就出过林书豪这么一位NBA球员。所以,中国篮协在推动体教融合方面完全可以出面和教育部门协调,既要让好苗子得到不错的教育资源又能在该涨球的时候快速获得上升空间,系统塑造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现状的体教融合之路,不要眼睁睁看着大批好苗子白白荒废。

赛事介绍 2023-09-11 16:00:20 次播放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二维码
| 其它观看方式

移动设备观看

移动设备观看扫一扫
蹲在厕所继续看

俱乐部老总:CBA缺乏竞争压力因选材面太窄 篮协盲目迷信体教融合